数字报刊 : 阿坝日报汉文版 | 阿坝日报藏文版 | 四川民族教育报 | 往期数字报 |
第01版:要闻

满载绿色新希望砥砺前行

——“8·8”九寨沟地震一周年灾后恢复重建纪实

8月2日无人机拍摄的九寨沟景区内的五花海。 新华社记者 薛晨 摄

■陈静 王吉玲 记者 王和斌 姜国春

一年前的今天,“8·8”九寨沟地震牵动着中华儿女的心,“人间仙境、童话世界”九寨沟遭受重创。

灾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指示。省、州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争分夺秒开展搜救,千方百计抢救伤员,妥善安置转移游客和群众,抗震救灾取得阶段性胜利。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九寨沟灾后恢复重建作出的重要指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一年来,州委、州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指示和部署,高质量推进九寨沟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和发展提升,努力把九寨沟建成推进民族地区绿色发展脱贫奔康的典范。

重建步伐一刻不曾停歇。7月20日,州委书记刘坪履新不到一个月,就深入到九寨沟县实地踏勘,并指导“8·8”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州委副书记、州长杨克宁多次深入灾后恢复重建现场,查看进度,关注民生,督导工程建设;九寨沟县积极响应中央、省、州安排部署,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县各族干部群众齐心协力重建美好新家园,团结一心重振九寨风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取得新成就。

如今,九寨沟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全面铺开,重大标识工程项目稳步推进,农房重建扎实开展,地灾治理有条不紊,生态修复重点加速……截止记者发稿时,以县为实施主体的114个重建项目累计开工106个、开工率达93%,完成投资5.02亿元,已完工21个,所有项目将于今年内全部开工。

8月,记者再次走进九寨沟地震灾区,景区美回来了,新房建起来了,产业兴起来了,生活富起来了……地震一周年之际,灾区面貌焕然一新,新的希望在这里升腾。

“跑出”九寨速度——

高质量推进九寨沟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和发展提升

8月,震后一年,记者行走在九寨沟县灾后恢复重建各项目施工现场,塔吊林立、机车轰鸣,处处呈现出一派全速推进、热火朝天的景象。

记者从九寨沟县重建办获悉,灾后重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内项目共计14个大项,总投资59419万元。目前,14个项目均已开工建设,其中涉及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共计136个小项,截至目前已完成84个小项。

城乡住房恢复重建类4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已全面完成14481户震损农房维修加固,104户农房重建,已开工100户,年内城乡住房恢复重建类项目将全部完工。城房维修加固3159户已全部开工,城房重建34户8月8日开工建设。

……

一个个画面、一组组数据彰显了九寨灾后恢复重建的速度和力度。背后饱含着九寨沟县创新思路,积极探索灾后恢复重建新模式的倾力付出。

在重建中,把握民生优先、科学重建主线,区分轻重缓急、合理安排时序,灾后重建务实高效。既对景区恢复、城乡住房重建、公共服务设施重建、地质灾害治理等急需项目加快推进,又统筹推进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其他重建项目。从群众意愿和灾区实际出发,不摆花架子,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同时注重科学规划设计,确保质量安全。

同时,注重重建项目的服务和加强重建项目的监管。

“我来办理4个项目可研立项的手续,昨天交了材料,今天就拿到批复了。”日前,九寨沟县环林局工作人员张泽在县重建办要件办理小组办公室感受到了“快捷”服务。

据县重建办要件办理小组负责人冯贵成介绍,自“8·8”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启动以来,该县创新工作举措,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做到“程序不减、周期缩短”。相关要件办理部门成立了要件办理小组,实行集中办公“一站式审批”,尽可能缩短灾后重建项目审批时间。

而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工地上安装了数字化监督体系——“天眼”,对项目工程实施全程监督。

8月5日,记者在九寨沟县民族体育馆项目施工现场看到,现场安装了3个视频监控摄像头。大到施工全场,小到机械驾驶室里的情况,后台监控人员只需轻点鼠标,就能看到实时监控画面。“必须保证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工程建设质量。在县里的指导下,我们安装了数字化信息监控平台,通过电脑、手机即可监控项目进展情况。”项目经理王含宝告诉记者。

王含宝提到的监控平台,是九寨沟县为了监督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实施进度、质量安全、施工管理等建立的工程项目质量安全数字化管理平台,拥有项目统计、查询统计、现场监管、电子地图等多个功能。目前,全县已安装视频监控的项目17个(37个监控点),已安装考勤系统项目11个。

与此同时,九寨沟县通过强化预算评审职能、优化预算评审流程、规范预算评审行为,切实提升重建过程中财政预算评审管理水平,助力重建项目加快落地。截至目前,已完成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评审186件(其中91件属于国土局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出具了186个项目财政评审报告,审定金额108268.39万元,审减金额4276.11万元。

“一站式审批”服务、“天眼”监控、优化财政审批等措施叠加、综合发力,助推九寨灾后恢复重建跑出“加速度”,为高质量推进九寨沟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和发展提升打下了基础。

如今,一批批重建项目投入使用,既为灾区群众增收致富、脱贫奔康提供支撑,又为灾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活力。

开创九寨经验——

努力建成推进民族地区绿色发展脱贫奔小康的典范

“诺日朗又回来了!”8月5日,走近诺日朗瀑布,大家不约而同地发出感叹。

一年前,地震后诺日朗瀑布岩层出现局部崩塌,瀑布上方出现裂缝,景观被毁。如今,“补妆归来”的诺日朗瀑布水流更大,更加壮观了。

据九管局高级工程师肖维阳介绍,诺日朗瀑布的新景是大自然自我修复和人工修复叠加的成果,人工修复也采用自然、生态修复的手段,用地震中垮塌的钙华物来填补裂缝,水流有道,新的瀑布景观就形成了。

如今,五花海、芦苇海、树正群海等美景重现,涅槃重生的九寨沟景区景点以更加耀眼的姿态展现在世人眼前,绿色、生态优势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把绿色、生态贯穿灾后恢复重建始终,也是灾后恢复重建的“九寨经验”。

2017年11月7日,省政府正式印发《“8·8”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明确提出要把地质灾害防治作为九寨沟灾后恢复重建的生命工程,同时探索自然遗产地修复保护新模式。

“我们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始终坚持规划引领,践行绿色发展,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全域旅游要求贯穿灾后重建全过程。”九寨沟县重建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县围绕规划和5个专项实施方案,坚持城镇规划与乡村规划相互结合、产业规划与要素规划相互衔接、住房规划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相互统一等原则实施重建项目。

今年1月,“8·8”九寨沟地震灾后生态恢复首个项目——震损林地清理项目开工建设。这是九寨沟县灾后重建践行绿色发展、坚持生态重建的直接体现。

以“绿”为底色,以“绿”为引线。九寨沟县成立了灾后重建生态文明审查组,组建由61名生态、环境、景观、旅游文化等方面专家组成的专家库,梳理重建规划表内项目74个和规划表外提升项目24个,在可研评审、实施方案评审等环节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审查,实现空间规划审查、生态文明审查两个“漏斗”同步发力,确保所有重建项目充分体现生态文明和全域旅游要素理念。

绿色发展的终极目标是群众致富增收、脱贫奔康。九寨沟县把灾后重建与脱贫攻坚工作同步抓、合力抓。建立群众参与重建机制,出台《九寨沟县促进本地城乡务工人员参与灾后重建、助推脱贫奔康的实施方案(试行)》,成立劳务公司,支持符合用工条件的群众参与重建,依托灾后恢复重建实现群众就业6081人;举办春风行动等多场招聘和培训会,实现群众外出就业800人,落实地灾监测、公共服务和生态护林等公益性岗位3345个,实现“有劳动力家庭至少一人就业”目标……

绿色重建是灾后恢复重建的“九寨经验”和“九寨模式”,是该县绿色发展、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助推器”和“加速器”。

描绘九寨未来——

让灾区群众早日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走进群山环绕的九寨沟县,满目青翠,景色宜人;漫步城镇、乡村,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穿行各施工现场,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有条不紊地推进。

受“8·8”九寨沟地震影响,漳扎镇小学受损严重,被鉴定为危房,需拆除重建。重建期间,老师和学生在县第三小学和漳扎镇辖区内的6个村幼儿教学点复课。

作为九寨沟灾后重建重大标识工程项目之一的漳扎镇小学,根据规划于原址重建,规划总投资3902万元,新建校舍建筑面积8911平方米、运动场地6438平方米及配套功能设施设备建设。

“漳扎镇小学重建项目今年4月开工,为重点抗震设防建筑,目前主体工程已完工,进入室内装饰施工阶段。预计8月份完成项目建设,2019年3月可投入使用。”该项目承建方华西集团四川省第一建筑工程公司项目经理介绍道。学校建成后,也将成为周边群众应急避难、紧急救灾的场所。

同是位于漳扎镇的九寨沟县第二人民医院,在地震中受损严重,已于今年4月2日正式开工重建。该项目规划总投资7360万元,严格按照二级乙等综合医院标准建设。预计2019年4月底完成建设,2019年6月投入使用。

从学校到医院,从医院到乡村,九寨沟县灾后恢复重建的速度和力度渗透着各级党委、政府对灾区群众关怀的温度和热度。

记者在漳扎镇郎寨村走访时看到,村民寇洪恩家的重建房已初见雏形,工人们正加紧施工,三层楼的框架基本建好。

“地震时,家里的房子成了危房,经鉴定需拆除重建。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今年6月开始施工建设,预计10月份完工。”寇洪恩说,以前依托九寨沟景区区位优势从事旅游业,重建后依然会“哪里跌倒哪里爬起来”,准备打造藏族风格的民宿,重振旅游业。

据漳扎镇党委副书记熬晓勇介绍,漳扎镇灾后农房重建项目有维修加固农户1522户,重建农户104户。重建户建设标准为1—5人地基面积128平方米,6人以上地基面积160平方米;政府补助标准为每户3.5万元,每增加一人增补5000元。

教育、医疗、住房等基础设施是九寨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载体。未来,将继续为九寨儿女的幸福生活保驾护航。

如今,九寨沟县借力灾后恢复重建,将进一步推进全域发展,让灾区群众共享美好未来。

——破解交通瓶颈。交通重大标识项目川九路、九若路等道路工程稳步推进,着力将川九路打造成“绿色生态、安全防灾、信息智慧、融合旅游”的新示范公路,通用航空、川主寺—九寨沟县城小火车项目进入论证阶段。

——全域旅游发展纵深推进。积极构建“三廊四区”全域旅游格局,加快推进中查沟·鲁能胜地、甘海子生态文化旅游区、神仙池生态旅游区、勿角民族生态旅游试验区等景区景点建设。统筹1.8亿元资金,整合九寨沟、黄龙、四姑娘山等旅游数据资源,致力于打造阿坝首个“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大数据中心”。

……

展望未来,交通纵横带来的全域旅游发展机遇将成为灾区群众过上幸福安康生活的新希望、新期盼。

不等不靠、顽强拼搏,脱贫奔康、重建家园。“8·8”九寨沟地震一周年,灾后恢复重建正式启动九个月以来,九寨沟县在灾后恢复重建中跑出了“九寨速度”,开创了“九寨经验”,描绘了“九寨未来”,九寨儿女们开启了一场共建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的时间长跑。

中共阿坝州委机关报 阿坝日报社出版
总编辑:何君 副总编辑:刘树刚 华文军 克波 杨刚
阿坝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0500500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虚假新闻举报:0837-2828785

2018-08-08 ——“8·8”九寨沟地震一周年灾后恢复重建纪实 5 5 阿坝日报 c62856.html 1 满载绿色新希望砥砺前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