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刊 : 阿坝日报汉文版 | 阿坝日报藏文版 | 四川民族教育报 | 往期数字报 |
第07版:阿坝日报

行吟山水间——序刘期荣古体诗词集《晚春》

■白羊子

夏日流云,岷山含情。我的老朋友、威师校老校友刘期荣先生将他这些年创作的古体诗词结集送到我的案头,希望我看看以后写点文字什么的,我在欣然应诺之余,却又深感惶恐。刘期荣先生威师校民师班毕业前后,潜心扎根于雪山草地、藏寨羌乡这片沃土,其治学严谨,著作丰厚,我岂敢“欣然命笔”?但我却觉得这正好是一次学习的好机会,可以先睹为快。于是,便开始细细品读期荣先生拟定入集的作品。读过以后,不禁感慨万千,深深为其文字之美、仁德之厚、情感之真、思虑之深、修为之高,生活之趣而动容。掩卷之后,所获匪浅。我决定写点文字,也算是作为第一个读过系统作品的感受记述,如能与其他读者共鸣,则算未辜负此心。

读完这部诗集,让我惊讶。在当今商品经济大潮中,许多人以市场价值来衡量行为。而刘期荣先生却执着地对传统的中华文化精华——古体诗词进行学习、研究和写作,实在难能可贵。值得一提的是,刘期荣先生威师校民师班毕业后,教过几年书,然后改行到党政或宣传文化部门工作,虽然与诗词不怎么沾边,但他却十分努力,十分诚笃,因而在古体诗创作方面有此成就。这样的高雅志趣让人钦佩!

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宝典中,诗歌以凝练的文字和诗情画意魅力四射,让人产生无穷的想象。从呀呀学语开始,诗歌就伴随我们左右,诗人们用笔勾勒的山水万物和他们的诗意情怀,滋养着我们的心灵。长大后,从众多的诗歌中我们读懂了诗歌的意韵,也悟出了诗歌生长的土壤是承载着梦想的生活。源于生活的诗句更能表情达意,更能展现诗歌丰富的内涵。

这段时间以来,我一直与诗歌同行,也不止一次地驻足品味期荣先生笔下一首首馨香四溢的诗。因为其一首诗就是一个故事,一首诗就是一段心情,一首诗就是一次精进,一首诗就是一次顿悟,是对追梦感悟的沉淀。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以诗为友,寄情于斯,让人心灵慢下来享受诗的韵味十足,让心感受诗意的人生,自己就会更有力量憧憬远方。因为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诗歌是心灵栖居的所在,诗书相伴,一路芬芳,生命因此更加丰腴。读完期荣先生收集入《晚春》的全部作品,我感受到了他的文字之美,词句之丽。极具生活情趣,质朴典雅,且富含哲理。他的成长中那些看似艰苦的磨难都成了笔下的回忆珍品,既是他诗作的本身内容,也是他精神品质的构成部分。看似简单的劳作,都通过他的描述变得美不胜收,作品间流淌着美的意境,而且字斟句酌,文字本身也在韵、意、理、哲等上面考究,呈现出古体诗词的独特美感。如在《吟春》一诗中写道:“花开山水间,云雀落庭院;一世好春光,劝君莫愁倦”。短短四句诗,通过文字传达出无尽的信息,描绘出一幅春天山水图。其中又包含了作者思念友人的真挚情感,而且传达出作者与友人之间那种飘逸着兰桂之气的高洁友情,作者本身的气质与作品透露出的画面感达到熨帖和吻合,这是对文字运用达到一定火候的表现。他的文字功底较为深厚,在引经据典或者对文字的选择上,既遵循古诗词的格律,也突出文字本身的意蕴,用字极为精准。他在《秋色乡间》中有“一夜秋风天纳凉,村头碧树叶飞黄;满园瓜果飘香日,农户欢心喜气洋”的句子,极富韵律感,同时,“纳”、“飞”、“飘”、“欢”等文字的使用,增添了作品的内涵。整个诗句凸显出哲理的美感,有类似“乡村风光无限好”的深层意境。

通过阅读《晚春》,可感受到仁德之厚,正气之巍。也许是期荣先生的农村底层生活经历,铸造了他悲天悯人的仁德情怀,他的目光和情感。虽然自己身在四川西部一个小县城,但是仍然牵挂和关注着农民乃至底层人物。如他在《写在大雪》一诗中写道:“大雪无声时已至,御寒添火是天日;那年坡上拾柴薪,幼子瑟缩站岩壁”。看到漫天大雪,知道这种天气会损伤农民的利益,会伤害庄稼,作为从事宣传文化工作的他自然知道天气变化的科学道理,但是心忧农桑却又无力帮助的他只好发出“大雪无声时已至,御寒添火是天日”的感叹。从诗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与农民心脉相连的浓浓情意,而透过文字的背后,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作者呼唤人民公仆多牵挂民生、多为民谋福祉的赤诚情怀——乡村振兴势在必行。

2017年8月8日,中国四川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家园被毁,人员伤亡,环境巨变,作者深感悲伤。也曾经历灾难伤痛的期荣先生写诗以志,在《九寨沟之殇》中写道:“丽水清清鸣四海,万千游客踏歌来;碧潭破裂惊环宇,滚滚狼烟眉不开。地震无情受伤害,党恩鸿福御天灾;潜心再造新美景,锦绣山河溢光彩”,其家国情怀,民族同胞之谊溢于言表。又如《鹧鸪天·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中写道“万里长征震五洲,峥嵘岁月铁军吼;江寒谷狭志未酬,草地高山视小舟。洒热血,灭敌寇,抗倭救国尽风流;达维师会添新翼,集结陕北惊世眸”作者的浩然正气时时激荡在胸,对长征精神进行了赞扬。一种追求和平、不惧武力的精神跃然纸上,这也是当今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当然作者的早年作品更加表现出他的那种朝气蓬勃的青春精神,充满对人生的美好憧憬与敢于拼搏的精神,这在《故乡》的“一泓清溅落穹苍,云雾缭缭好景光;闺苑山中惟静谧,出神入化似天堂”和《老井》中的“岁月随波无复返,幼童今日已中年;行游故里寻残梦,老井丰盈呈眼前”以及《古碉》中的“硝烟散尽剩残痕,八面威风是旧年;垒垒城墙绝城外,固着疆土享安闲”等诗句中可以直观地感受出来,正是这种挥斥方遒、意气风发的精神,形成和坚固了他的浩然正气,铸造了他的人品人格。

刘期荣先生的《晚春》还充分体现了作者思虑之奇,气象之伟。作者在《新家园》一诗中,被现代化的小金川田园生活和飞速发展的时代所激动,笔下落出“桃色柳艳春满园,良田美宅绽新颜”的大气象句子。小金川就是四川嘉绒地区小金县,是期荣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乡村振兴,新楼林立,雄浑之气跃然纸上,寥寥数言呈现出现代建设者“振兴乡村”的宏伟气象,诗人激情可感可钦。而且这种气象之伟往往与思虑之奇紧密联系,反映出诗人的独特思辨能力。如在《彩色人家》一诗中,这种意趣得到很好的体现:“日落黄昏半掩山,梨花堆雪柳飘绵。晚霞扯碎峰头撒,五彩人家锦绣田”。这既是对乡村农家环境的细致入微观察与精彩、生动描绘,而且反映出一种哲理,“掩”与“飘”和“撒”与“绣”的辩证关系,由落日和梨花的一个个具象延伸为生活、生命的意象,这是一种思维的巧妙和神奇。同时,在作品《然乌镇行韵》中,也有“早起林芝霞满天,晚归乌镇已星然”的句子。这正好是一种辩证、对应、衬托的哲学与美学,有“鸟鸣山更幽”一样的禅悟。

《晚春》中的不少作品反映出作者的情怀之真、意趣之妙。作者的有些诗词,虽然好似大白话,在字句上不算大雅,可是却真正地反映出作者的激动和感恩情怀,这是对时代发展的感恩,也是对美好生活的感恩,简单的诗句背后,是一颗真纯之心的自然流露。阅读刘期荣先生的作品,完全可以突破一定程度上的情感体验,充分引领读者对血脉亲情进行升华。这种真实和珍贵的心理感受,也是情感的共通表达,深深地触动读者。读完这部作品,还可以体会到作者的那种对自身淡薄名利、真爱生活、歌颂正义、关爱底层的情感和心性,这真正地反映了作者的修为之高,已经有一定的“返璞”味道。一个社会要真正进入文明、和谐的阶段正是需要无数这样的不断修为心性的人,一起用心灵的自我和谐推动人与人、与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一起创造天地大和。所以说,从这个意义上讲,作者的写诗行为以及诗作的创作内容是一种生活与创作态度的典范,加入很多诗作对生活点滴的描绘,作品在“言志咏怀”之外的“记述”朴实功用也得到发挥。当然,如果作品完全用格律来要求,或者说以诗词大家的作品对照,肯定还有提高的空间,这也是一个熟练和感悟的过程,这在部分作品中已经看到了这种撞击的火花。

关于格律诗的创作,我也和刘期荣先生有过交流,也进行过写作尝试。从大白话到初通技巧,从写实到写意,一次次字斟句酌的煎熬,一次次删改言不达意的郁郁寡欢,一次次咀嚼着辗转反侧的痛苦,总让人想象生活工作的不易。但当灵感如阳光透过浓密的树叶洒下金光点点时,我会立即抓住那稍纵即逝的感觉,妙不可言的感觉取代了那份推敲之苦。这或许就是一种自我实现的高峰体验吧!写诗让人感性而持重,也让人洞察身边的人和事,滋生出想要和谐天地人的情结。

诗歌为伴,携手追梦,诗意生活,拥有快乐人生,追求诗和远方。真心希望刘期荣先生一直写下去,以此让生命诗化起来。

中共阿坝州委机关报 阿坝日报社出版
总编辑:何君 副总编辑:刘树刚 华文军 克波 杨刚
阿坝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0500500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虚假新闻举报:0837-2828785

2021-07-30 5 5 阿坝日报 c151634.html 1 行吟山水间——序刘期荣古体诗词集《晚春》 /enpproperty-->